读书笔记大全_名著读书笔记范文_格式_怎么写

读后感大全 读后感专题 专题 tag
首页 > 读书笔记 > 读书笔记大全 > 古文观止读书札记之介子推不言禄 >

古文观止读书札记之介子推不言禄

首页:读后感栏目:读书笔记大全时间:2018-01-21 手机版

说来也巧,读《古文观止》始于今年入职,作为工科生有感于文学知识匮乏,遂于两年前入手中华书局出版的这本名家精译的版本,于今年启读。古人读书常说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近两个月来陆续阅读,感觉书内文章短小精悍,却也读来不易,常需手到之旁搜博阅方能知其前后背景,领略一二。遂记搜阅资料为札记。

《古文观止》由清代绍兴人吴楚才、吴调侯叔侄二人选编历代中国散文而成,初为学生学古文教材。观止意指文集所收录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学习文言文至此观止。当然是否代表最高水平有待商榷,然其300年来广为流传,被鲁迅先生评价为和《昭明文选》一样,“在文学上的影响,两者都一样不可轻视”。书内所选古文以散文为主,兼收韵文、骈文。从先秦的《左传》、汉代《史记》到唐宋八大家、明宋濂王守仁散文。大略翻阅几乎涵盖初高中学过的文言文,如《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等。

《古文观止》共12卷,《介之推不言禄》为卷一周文《左传》部分。内容如下: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

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

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文中晋侯即晋文公重(chong)耳,结束了在外十九年的流亡生活,并赏赐跟随他流亡的人。“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这里说介之推不提自己的功劳,所以也就没有被封赏。这就有一个疑问了,跟随重耳流亡十九年的亲从,甚至流传说曾经“割股奉君”之人,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竟然被忘记?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忘性这么大?从《史记·晋世家》可以找到一个解释:“文公修政,施惠百姓。赏从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未尽行赏,周襄王以弟带难出居郑地,来告急晋。晋初定,欲发兵,恐他乱起,是以赏从亡未至隐者介子推。”也就是说《史记》记载的是说重耳没有来得及赏所有的人,就忙着去勤王了。这个理由到是可以说的通。介之推不言禄认为重耳能即位是天注定,而不是几个跟从他的人的功劳。“上下相蒙读书笔记500字,难与处矣”可以看出介之推责备的不光是那些言禄得赏之人还包括重耳。“难与处”则必内心去意已决,便和老母一起隐居绵上山里之中,从下文也可得印证。然而介子推的从人为之不平,悬殊宫门曰:“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文公出,见其书,曰:“此介子推也。吾方忧王室,未图其功。”使人召之,则亡。遂求所在,闻其入釂上山中,於是文公环绵上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号曰介山,“以记吾过,且旌善人”。

看到这里不禁想介子推得到了什么?介子推是贪图名利之人么?首先从最后归隐山林可以推测其不贪图利,如果图利直接言禄即可。贪图名呢?也被“身将隐,焉用文之?”否定。那么就可以说介子推是个不贪图名利之人,可结果呢?一个不贪图名利之人却得到了莫大的名利,被封介山可谓利,相传中华传统节日“寒食节”源于此而为后人纪念,可谓名。说到寒食节,后世传说重耳绵上寻之不得,急而焚山逼之,介子推和老母抱木而死。重耳下令介子推死之日禁火只食寒食以纪念介子推。当然寒食节来源可追究更为久远,再此不表。由寒食节与介子推的关系可以想到端午节和屈原。

再看看介子推的母亲,我们无从得知介子推的父亲以及是否有兄弟姐妹的情况。只能知道这一个母亲,起初也为儿子抱不平,但是听到儿子不慕名利的说辞立刻转变要与儿子一起归隐。可以说这是一个深明大义的母亲,既有母爱的体现,又给人一种明慧超然的感觉。她是爱儿子的,既然你说归隐,那就走,要什么利禄,和你一起。

最后再看看重耳,刚刚成为一国之主,创业极其艰辛,可以说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创业成功之后本要分红的时候,却遇到个坚决不要分红还认为其他合伙人也不应该要分红的人应该也挺头大的吧?从何说起呢?《史记·晋世家》记载“文公元年春,秦送重耳至河。咎犯曰:‘臣从君周旋天下,过亦多矣。臣犹知之,况於君乎?请从此去矣。’重耳曰:‘若反国,所不与子犯共者,河伯视之!’乃投璧河中,以与子犯盟。是时介子推从,在船中,乃笑曰:‘天实开公子,而子犯以为己功而要市於君,固足羞也。吾不忍与同位。’乃自隐渡河。”以上说的是重耳在回国之前,跟随他流亡的咎犯也就是狐偃即重耳的舅舅,以归隐为由要挟重耳起誓分红行赏。介子推则表示重耳位及晋主实乃天功而非从其流亡的人,否定了这几个合伙人的分红。此时重耳和介之推在价值观上就已经开始分道扬镳了,“分手”是必然。重回晋国,正是要放开拳脚大干一番的时候,必然需要人才,也不得不先封赏跟从自己多年的大臣,稳固自己权利,稳定这些合伙人的军心,同时让其他人看到自己不会亏待辅佐他的人,收买人心。然而面对介子推,着实有些棘手了。介子推放话在先,不认为自己有功,已经成为君王的重耳继续热脸贴凉屁股般的行赏岂不是颜面尽失?会不会这才是导致一直拖着没有及时对介子推封赏的原因呢?是推脱着等待对方先开口呢?介之推的从人按耐不住悬殊宫门正给重耳一个台阶下,然而介之推已归隐,于是重耳就顺水推舟亲自上山寻访,一国之君在一个山上真要是坚持找一个人肯定是能找到的。可是找到之后呢?想必不会有好脸色等着他,于是乎转山一圈,封山与之,岂不两全其美哉?

故事离我们已经有两千多年了,历史就是这样,无论如何后人也不能得乎其全,只能借着长河中流传下来的史籍故事管窥一二。介之推抑或说历史留给我们的是一个忠君之臣,超脱淡泊之士甚至是一个传统节日。启发后人,振奋精神,化而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涓流不息。

相关文章:中华上下五千年读后感

有关于古文观止读书札记之介子推不言禄

相关读书笔记大全

读后感栏目导航

读后感大全(读书笔记)提供各种名著 读后感 + 观后感 + 听后感 + 做后感 + 有感 + 游记读后感400字,500字,300字,200字,600字,100字!

你要投稿,有关,书籍,刊物,电影,电视剧,景点游记等各种有感,如有侵权QQ:77641255@qq.com联系我们删除。网站地图

最新|推荐|热门| 随机|sitemap|头条 dhg 版权所有,duhougan.京ICP备10055045号-32 www.dhgfw.com

读后感.duhougan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