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大全_名著读书笔记范文_格式_怎么写

读后感大全 读后感专题 专题 tag
首页 > 读书笔记 > 读书笔记大全 > 《品园》读后感:曾顾诗情,却舍画意 >

《品园》读后感:曾顾诗情,却舍画意

首页:读后感栏目:读书笔记大全时间:2018-01-21 手机版

《品园》:曾顾诗情,却舍画意

春节期间,诸事繁多,所以《品园》这本书一直到昨天才看完,本来想先开始整理读书笔记的,可是想了半天,不知道怎么开始。《品园》是陈从周先生的散文集,里面包含了许多有关园林的知识点,可我总觉得如果把这些知识点在原本温润的散文中抽取出来,有焚琴煮鹤之嫌,一直不知如何下笔。

于是便决定先来写一篇观感,谈谈读完这本书之后我的感受。

陈从周先生的散文,辞藻秀美,诗词古文信手拈来,更添风雅。也让我意识到了存在在我身上的一个问题。我一直都觉得我这个人心太糙,注意不到很多细节,便是如此了。

诗词,书画和园林本就有相通之处,亦是相辅相成的,自古多有建筑因诗词歌赋而盛名天下者,由此可见一斑。

读完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忽略了很多诗词中如画般的风景,如渔歌唱晚,如“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就是我所说的我的问题,心太糙,在读诗时会把注意力过度的放在诗人的情怀和心境上,却忽略了诗人所描绘的风景。

如这篇文的题目,曾顾诗情,却舍画意。诗情是诗中之情,画意则是诗中之景。虽说诗词多是寄情于景,寓景于情,但还是有离情之景,这脱离于诗情之景就是我想表达的诗中画意。

诗情,何为诗情?“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此为诗情,亦是情景,情境。即情,景的结合,我之所以喜欢这句诗,一方面是因为诗中之景很美,但更多的是因为唐温如诗中的那份潇洒和“清梦压星河”的妙意。

再如“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也是诗情,洒脱与无惧,虽然人们未必能做到。

“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这就是我最爱辛词的原因了,豪迈与不羁,看似狂放却还是难掩心中寂寥“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知我者,二三子。茫茫人世,只存二三相知,时局动荡,问道于盲,心中不甘又奈何这世道仓皇。

这是诗情。

何为画意?便是我之前所忽略的景色了,如《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这首词在我的诗词整理中躺了好久了,一直都没曾注意过,直到昨天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后重新拿来读,才真正认真的去体会这诗中所描绘的景色,竟是如此恬淡,清新。

类似这种被我忽略的诗中画意还有很多很多,比如纳兰的《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

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许尘侵。岁晚忆曾游处,犹记半竿斜照,一抹界疏林。绝顶茅庵里,老衲正孤吟。

纳兰有很多佳句,而这是我之前所忽略的一首。

我一直都觉得,苏词胜在出尘,辛词胜在狂狷,而纳兰词胜在精秀。

苏词飘然出世,心旷,洒脱,如“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亦如“挥去心中事,满目皆青天”。

辛词狂荡不羁,宏大,兴叹,如“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又如“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纳兰词清秀隽永,精妙,情深,如“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漫惹炉烟双袖紫,空将酒晕一衫青”,“惹”字和“晕”字用的实在精妙!

好吧,我跑题了,现在重新说诗中画意,类似《鹧鸪天》和《水调歌头》这类的描写景色的诗词佳句还有好多,如“涧树含朝雨”,如“落霞与孤鹜齐飞”。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为什么我会开始重视这些诗中画意呢?因为在我读完《品园》后才意识到,这些诗中画意,是可以入画的,诗中画意,和画中风景会为园林创作提供灵感。这时我才认识到自己审美的问题,就是我之前竟然从来没有在意过那诗中的景色,每次都一掠而过。

园林之中,有“寻景”一说,

有时一景“相看好处无一言”,必籍之以题辞,辞出而景生。《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回,描写大观园工程告竣,各处读书笔记500字亭台楼阁要提对额,说:“若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读书笔记www.dhgfw.com由此可见题辞是起“点景”之作用。题辞必须流连光景,细心揣摩,谓之“寻景”。清人江弢叔有诗云:“我要寻诗定是痴,诗来寻我却难辞;今朝又被诗寻着,满眼溪山独去时。”“寻景”达到这一境界,题辞才显神来之笔。

这便是“寻景”,诗助园景,景衬诗情。如刘鹗的《老残游记》有提到山东济南大明湖铁公祀的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辞因景生,景因辞盛,便是如此了。

中国园林名之为“文人园”,是饶有书卷气的园林艺术,所以说中国园林必离不开诗词的点缀,不然会失色不少。

寻景,有些是诗寻园景,有些则是园遵诗中画意,如苏州拙政园中的远香堂和留听阁。同是一个赏荷花的地方,前者出自北宋周敦颐“香远益清”之句,后者则出自唐李商隐“留得枯荷听雨声”句。有此提名,观荷之情境立显。

园林之中,匾额皆为文人所提,抒之以诗情,畅之以画意。

由此可见,只顾诗情,不顾画意。确实不可取。

戒之,勉之。

有关于《品园》读后感:曾顾诗情,却舍画意

读后感栏目导航

读后感大全(读书笔记)提供各种名著 读后感 + 观后感 + 听后感 + 做后感 + 有感 + 游记读后感400字,500字,300字,200字,600字,100字!

你要投稿,有关,书籍,刊物,电影,电视剧,景点游记等各种有感,如有侵权QQ:77641255@qq.com联系我们删除。网站地图

最新|推荐|热门| 随机|sitemap|头条 dhg 版权所有,duhougan.京ICP备10055045号-32 www.dhgfw.com

读后感.duhougan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