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大全_名著读书笔记范文_格式_怎么写

读后感大全 读后感专题 专题 tag
首页 > 读书笔记 > 读书笔记大全 >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之孤独的将领戚继光 >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之孤独的将领戚继光

首页:读后感栏目:读书笔记大全时间:2018-01-21 手机版

读《万历十五年》,看完关于戚继光的章节,有两点最大的感受:一是明帝国好像需要对手才能激发出自己的潜能,是倭寇成就了戚继光。二是戚继光真乃不可多得的人才,文韬武略,世俗经营,无一不精。而本朝重文轻武,在文官集团把持的社会,不通点儿文墨的武将是很难成名成气候的。

十六世纪中叶,中国就像一个关起门来过日子的大户人家,不想和外面打交道,只求自家院内安好。

可这世界上毕竟不止你一户人家,海运不是你想禁就能禁,各国冒险家的走私贸易,越做越大,又没有一个法庭可以仲裁买卖双方的纠纷,于是强者为王,海盗频发,倭寇渐成。

倭寇势力大张时,从东南沿海可以长驱直入内地,经杭州,到安徽,如入无人之境。他们登陆以后,还要建立根据地,围攻城池,成员并非全部来自日本,其中也混有不少中国人。一些本地居民有时被他们要挟着加入行列,大批妇女被勒令为他们缫丝,有的人以后则被押送到日本作为奴隶。

帝国当然是有匪即剿,可官兵一出,狼狈至极,高级指挥官根本不知道自己带了多少兵,也不清楚有多少战船可供自己调配,下级军官一出去打仗就勒索地方豪绅,真的开打了,经常是“一人失利,万人奔溃”。倭寇在入侵之初,可谓是战无不胜。

这时候,戚继光登场了。

戚帅用兵,又是怎样的呢?

首先,招募新兵,只要农村老实孩子,不要城市小白脸。

因为戚继光认为,小市民不但自己喜欢偷奸耍滑,战场上容易临阵脱逃,而且会败坏军队士气,带动其他人一起逃。之后在“军事法庭”上,他们还会巧言令色强词夺理地把罪过全都推到农村孩子身上,而农村孩子不会说不会辩的,只能吃哑巴亏。所以,干脆不要这些城市青年。哈哈,这是不是对市民的一种歧视呢?

其次,训练新兵时,假以道德劝说,善用换位思考:你们在家时都是耕田种地的农民,辛勤耕作还得缴纳税收,其中苦楚自然知晓,现在来当兵,不用辛苦种田了,但是你们所花费的一分一毫,哪个不是来自于耕种的百姓?养你们一年,不过望你一二阵杀敌,如若不肯,养你何用?就是军法不惩处你,天也难容你,也会假人之手来杀你!

然后是严明军纪,赏罚分明,实行“连坐”。打仗时,即使大败,有功者仍给予奖赏,即使大胜,作战不力和临阵脱逃者仍要受到处罚。士兵离队小便就会被割掉耳朵,据说戚继光第二个读书笔记300字儿子由于违犯军法就被他毫不犹豫地处死,啧啧,是不是有点冷血啊?!

但戚继光这样的治军方针终于打造了一支铁军,若干年后他调任蓟辽总兵,一次在大雨中全军训话,唯独他带来的三千南方军士几个小时屹立不动,如同没有下雨一样。

再有,他亲撰操练宝典,手法细致入微。那时候打仗的武器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刀qiang之外,还有一些名目繁多也挺奇怪的东西,什么“狼筅”(一种连枝带叶的大毛竹)、“傥钯(镗钯)”(一种从农具演变来的兵器)、藤牌(藤制的盾牌)、铁叉.....戚继光亲自教引士兵近身操练,怎样进攻如何防御,细致到每一个动作分解开来怎么做,姿势怎样,都有详细的规定。他还亲自设计制作各营的军旗,绘制地图和地形模型,制作日出日没时间表,用捻珠来计算标准步伐......经过这么多细致周密的准备和训练,戚家军所向披靡。

戚继光非常重视团体作战,不求某一个人武功高强身强力壮,但求一个团队合作无间进退有据。比如他把一个步兵班作如下安排:

12人为一个班,拿方形藤牌的士兵主要任务是保持既得位置,稳定本队阵脚。

持圆形藤牌的士兵则要匍匐前进,出牌后掷出标qiang,引诱敌兵。

如果引诱成功,后面的两个士兵则以狼筅,把敌人扫倒在地。

然后手持长qiang的伙伴一跃而上,刺死或戳伤敌人。

当然,遇到具体战况,也可以随时处置。但无论奖罚,他都以全队成员为团体进行考量。

我一直不大明白,我国从宋朝起就有了火器,为什么不把这个大杀器用于战争,以至于宋被元所灭,明为清所代,先进文明都毁于落后部族之手。看了戚继光对火器的运用,才知道中国人对火器用于战争,根本就没有掌握,好像也不想好好掌握。

戚继光在著作中明确提到过,各地所造的鸟铳铳管不过关,常有炸裂的危险,士兵们提心吊胆,根本不敢双手握铳,作精确的瞄准。有的火炮铅弹与口径的尺寸不合,有的火炮导火线无法点燃。好像大家都是各行其是,无所谓一般。

这也实在暴露了帝国混沌管理的现状,重道不重术,帝国历来如此。

戚继光是个实用人才,他知道自己改变不了现状,只能就地取材,于是他所拟定的战术仅仅把火器的应用限制在有限范围内,根本不把它作为主要战具。

这一点也是我佩服戚继光的地方。当你改变不了现状的时候,不哭泣不放弃,就顺着它的脉络它的情势,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寻求能够利用的最大效益,这就是人才啊!

戚继光的这一特点还体现在他的个人修为方面。明朝和宋朝一样,重文轻武,而戚继光作为一个军事天才,文才也不弱。在当时www.dhgfw.com北方军官“自将领而下,十无一二能辨鲁鱼”的情况下,戚继光的文才却使他在文官集团也赢得了好感和尊重。

他给自己的文集取名《愚愚稿》,向所有的文人表明自己愚鲁而作品笨拙,还给自己的私宅取名“止止堂”,《庄子》有云,“虚室生白,吉祥止止”,这表示他谦抑自持,愿意在虚静之间得到吉祥。

中枢重臣张居正大力支持戚继光,当时的福建巡抚谭纶对他更是鼎力相助。

戚继光剿灭倭寇之后,很快被谭纶举荐,派往北方总理蓟州军务,蓟州总兵担负着防御京师重地的职责,不是一般人能够胜任的,戚继光再次证明了他的才能。他来了不到三年,蒙古人俺答就放弃了骚扰政策,立下誓言,再不进犯。

当地文官怕戚继光权力过大(这是文官一向对武官的警惕),不断进言,要削弱戚继光的兵权。可凡是与戚继光作对的文官,张居正都不动声色地陆续迁调,为戚继光扫清道路。

而戚继光对张居正也投桃报李。

张居正回老家葬父时,戚继光派出了一整连的鸟铳手作为护卫,不过张居正并未全收,只取了六名随行,作为象征性的仪仗。

关于张居正和戚继光的私交之传很是盛行,张居正倒台以后,戚继光很快被革职。

戚继光能够建功立业,很大程度上也缘于他在人事上的才能。也许他拍了马屁,也许他送过重礼,《明史》中也评定他“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但换个角度来想,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如果他没有这种特质,没有这样的灵活,是不是根本做不到那么大的成就呢?瑕不掩瑜,大体上来看,戚继光是非常令人赞赏的。戚继光以慷慨著称,对朋友非常豪爽,又不善于积蓄,以至于日后一贫如洗,连看病吃药的钱都没有了。

书中说,戚继光并没有利用关系来给自己牟取私利,升官发财,而只是把人事上的能力作为建立新军和保家卫国的一种手段。这让我越发对戚继光好感倍增,并且感叹此人乃木秀于林,行高于人。

在我看来,黑暗的明朝因为有了他,而有了一些光亮的色彩。

有关于《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之孤独的将领戚继光

相关读书笔记大全

读后感栏目导航

读后感大全(读书笔记)提供各种名著 读后感 + 观后感 + 听后感 + 做后感 + 有感 + 游记读后感400字,500字,300字,200字,600字,100字!

你要投稿,有关,书籍,刊物,电影,电视剧,景点游记等各种有感,如有侵权QQ:77641255@qq.com联系我们删除。网站地图

最新|推荐|热门| 随机|sitemap|头条 dhg 版权所有,duhougan.京ICP备10055045号-32 www.dhgfw.com

读后感.duhougan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