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大全_名著读书笔记范文_格式_怎么写

读后感大全 读后感专题 专题 tag
首页 > 读书笔记 > 读书笔记大全 > 费孝通著作《乡土中国》读书笔记与读后感心得体会 >

费孝通著作《乡土中国》读书笔记与读后感心得体会

首页:读后感栏目:读书笔记大全时间:2018-01-21 手机版

1、礼治秩序

社会秩序分为“人治”和”法治“,区别在于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法治是说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是根据法律维系的。人治和法治都是需要人来执行的,小国寡民、世外桃源式的“无为而治‘的秩序是难以存在的。

西方社会是依靠市场力量维持经济秩序的,强调大市场小政府,反对”计划“和统制”,是一种无治而治的社会。法治是以此为基础。

而乡土社会是依靠礼来维持社会秩序的,也就是礼治秩序。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礼来源于传统文化的积累总结,在一成不变的,稳定的乡土社会中代代相传,学而时习之。这些经验的积累的传统,的确也有效保障乡土社会的生活,人们对于礼是心存敬畏的。但礼并不一定是’‘文明的、慈祥的”,它可能是愚昧的、凶狠的。礼也可以杀人,也可以很野蛮。

礼表现为某些行为组成的“仪式”,是从豊从示的。它并不需要外在的权利来推行,而是在教化中习来的,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主动服礼。

这样看,礼有甚于被舆论束缚的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是发自内心畏惧的。孔子一再的用“克、约“来形容礼的养成,以达到处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礼俗秩序。

很明显,能够有效的应付生活问题的礼治秩序只能适用于一成不变的乡土社会。而无法适用于快速发展变迁的社会。

快速变迁的社会,所应付的问题如果要由团体合作的时候,就需要大家都能接受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这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其实这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的“法治”、

随笔: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并不是人治秩序,和西方社会的法治秩序相比,其实都是来源于传统的积累,都是一种习惯法,只是西方社会更早进入城邦社会,以商业和手工艺为主的社会,进一步催化演绎逐步形成法律。而我国的建立在农业为基础的乡土社会,即使有城邦也是兴农贬商的,编户齐民的限制使得社会流动性很小。所以,在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一直延续下来。而当上个世纪初,专制王朝毁灭,民主体系建设,西方工业化秩序植入,城市化的推进,彻底打碎了传统礼治秩序,取而代之是法制秩序。法制秩序到法治秩序,仍然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2、无讼

礼俗秩序下的乡土社会的讼师,社会地位是比较低的,和现代社会的律师职业比起来是天壤之别。

礼俗是通过长期的教化,习练把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利,而是在身内的良心。所以就要求注重修身克己。对于乡下人来说,打官司是件可羞之事,是教化不够的表现。子不教父之过式的”连坐“也就合乎情理了。

如果有违反礼治的事情发生,负责调解维护礼法的一般是有名望、有文化的乡绅或者族长。按照人伦、礼法、道德观念等进行调解,这样的调解多以教育为主,也需要采用一些强迫暴力方式。

而现代法治秩序下的法官,是不会考虑道德、伦理等影响的,只依靠法律条款。调解判决的过程不是教化的过程,也不是达到以儆效尤的目的。而是通过刑法保护个体的权利和社会的安全。尤其在民法范围内,法官不是在分辨是非,而是在厘定权利。

乡土社会几乎是一成不变的,稳定的,所以调解所采取的礼法也是稳定的。而法治社会的法律是随社会发展变迁而改变的。个体不可能都熟悉这些法律制度,这就是现在社会律师职业的必要性的原因。

乡土社会蜕变为现代社会过程中,礼法与法治发生的冲突和矛盾是必然的。首先,因为现行的法律来自西方团体格局的社会体系下,这就造成了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的冲突。差序格局的人伦、礼法与团体格局的个人平等是矛盾的。第二法治秩序是以保护个人权利和社会安全目的,而礼治秩序则以维护礼法,社会稳定为目的。而礼法往往是在法律之上的,这就造成了违法了礼法的败类,却可能没有违反法律。第三,乡土人对于自身权利并不清楚,不会利用法律维护权利,仍然认为打官司是不光彩的事。

现行的司法制度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没能有效建立起法治秩序,这需要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进行改革。

随笔:即使回到七十年后的今天,法治秩序和传统观念的冲突依然存在着。比如捉奸暴打小三;比如老百姓缺乏公民意识,依然不懂的怎样利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等。而律师这个职业的内涵也非西方法治秩序的内涵了。

3、无为政治

秩序需要权利维持维护。权利分为两种:一种是偏重于社会冲突,称为横暴权利;一种是偏重于社会合作,同意权利。

横暴权利表现在社会不同团体或阶层间主从的形态里。带有压迫性质的,存在于上下阶级(阶层)之间的,是上层统治下层的工具。

同意权利是建立社会契约之上,建立在促进社会分工协作,提高经济发展,保护个人权利和义务,取得了大多数人的共识的。

在现实社会中,这两种权利是共存的。统治者,所谓政府,总是同时代表着这两种权利,不过是配合的成分上有不同。因为社会总是夹杂于冲突和合作中发展的。在不同的社区会有不同的权利关系,比如美国表面上是偏重同意权力,而种族之间(70年前)却是横暴权利。

权利之所以诱人,是因为权利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同意权利下,握有权利者并不是为了保障自身特殊的利益,为了使之能够依法行使权利,就必须给予荣誉和高薪。而横暴权利是为了维护和占有经济利益的目的,而采用暴力来维持其地位。

为了保持横暴权利平衡,就需要被统治阶层“剩余价值”(产出-消费)能够吸引统治阶层征服他们。否则,横暴权利下的秩序平衡就会被打破。

农业社会是抵抗力较弱的组织,是形成横暴权利-皇权的发祥地,也容易受到游牧民族的侵略。

但皇权专制统治不能长久滋长强壮,能支配强大的横暴权利的基础不足。一是因为太平时期人口快速增长,而土地有限,生产效率低,生产力发展缓慢,就会导致剩余价值减少,难以供养统治阶层。二是因为专制皇帝为了实现宏图大略而开疆辟土,筑河修路,导致缺乏储蓄的农业经读书笔记500字济受不住这种工程的费用。这两种原因就会造成统治阶层-皇权,只能加强对被统治阶层的压力,压榨出更多的剩余价值。

这样,横暴权利维持的社会秩序就会打破,被统治者奋起反抗,天下大乱,人民死亡遍地,人口锐减。于是乱久必合,又形成了一个比太平时期更诱人的局面,皇权力求无为,所谓养民,养到一定时候,皇权逐步积累了一些力量,这力量又刺激皇帝的雄图大略,从兴到衰,改朝换代,周而复始。

在历史经验中,皇权为了维持自身统治,就需要给予被统治者一些自由权利,也就是所谓的“无为”政治。把乡土社会中人民切身的公事让给了同意权利,而乡土社会是小农经济,几乎是一成不变的,经济分工体系不发达,与之对应的同意权利也就有限了,读书笔记www.dhgfw.com因而与横暴权利能够达成一定的平衡。所以,皇权专制下的乡土社会,从人民实际生活上看,是松弛的,是挂名的,(横暴权利)是无为的。

随笔:皇权专制的横暴权利下,能够给予乡土社会以同意权利自治权,也有被迫和无奈的原因。中国历史上,专制官僚体制下的,“流官“很多时候难以管理控制一些区域的乡土社会,尤其是一些组织力强的区域,所以只能被迫把自治权利(同意权利)交予地方的士绅。这也保持了乡土礼俗社会的有机性的延续。但与法家专制的”弱民、愚民“的政策相悖。

所以说,乡土社会是皇权-横暴权利大一统专制统治下,以村落或者乡镇为单位的,以同意权利为基础的区域自治的结构。

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是相对而言的,目前西方民主社会系统中,这两种权利是相互交叉的,少数服从多数,多数是同意权利,少数则要被迫服从多少的选择决定,是横暴权利。比如:美选举,英脱欧等。

4、长老统治

除了横暴权利和同意权利外,还存在一种权利结构-教化权利,它发生于社会接替的过程。社会接替是指社会成员生老病死、新陈代谢的过程。

教化权利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文化教育,使之成为一名遵守现行社会规则秩序,行为合乎一定的社会文化的个体。教化权力不承认未成年人有意志力,所以不需征得他的同意,而且教化权利又和横暴权利不同,没有发生社会冲突、所以,教化权利是除了横暴权利和同意权利外的第三种权利。

教化权利是建立在文化传承基础上的,文化和政治不同,凡是被社会不成问题的加以接受的规范,是文化性的;而一个社会还没有共同接受一套规范,各种意见纷呈,求取临时解决办法的活动是政治。

在变化很少传统社会中,文化是稳定的。人的行为受传统的礼管束着,儒家思想就是建立在教化权利上的,宣扬”为政以德、为民父母"。教化权利大多存在于亲子和师生的关系中。

在稳定的文化传统社会里,个体在成长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几乎是固定的,所以年长的可以是年幼的老师。年长的都握有强制年幼的人的教化权利,这不仅存在于未成年和成年人之间,,也存在于成人之间。这种长幼之序不仅是教化权利所发生的效力,也是乡土社会中亲属制度中最基本的原则。

反之,在发展很快、变迁很大的社会中,文化是不稳定的,原有的经验可能是顽固和落伍的。长幼之序也被颠覆了。

但在几乎一成不变乡土社会中,教化权利更多的取代同意权利,按照长幼之序选举德高望重、辈分较高的乡绅作为族长或村长,也就是长老统治。

随笔:反思我们现代教育,虽然依据是教化权利下的教育体制,但对未成年人关于社会化的文化教育越来越少,这也是应试教育造成“高分低能”的主要原因。

乡土中国读后感:而现代农村,教化权利和同意权利下,按照长幼之序形成的长老统治,已经彻底消失了。

有关于费孝通著作《乡土中国》读书笔记与读后感心得体会

读后感栏目导航

读后感大全(读书笔记)提供各种名著 读后感 + 观后感 + 听后感 + 做后感 + 有感 + 游记读后感400字,500字,300字,200字,600字,100字!

你要投稿,有关,书籍,刊物,电影,电视剧,景点游记等各种有感,如有侵权QQ:77641255@qq.com联系我们删除。网站地图

最新|推荐|热门| 随机|sitemap|头条 dhg 版权所有,duhougan.京ICP备10055045号-32 www.dhgfw.com

读后感.duhougan
顶 ↑ 底 ↓